一架架國際國內航班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密集起降,忙著裝卸貨物的拖車在貨機坪與倉庫間來回穿梭;遠處,密集布局的鐵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,延伸向地平線……日前,一個零下10℃的早晨,記者看到了一個異常繁忙的鄭州,這個地處“中原之中”,不沿邊、不靠海、不臨江的內陸城市,正成為“一帶一路”上商貿物流的重要關口。
“這是Inditex公司的冬款時裝,昨晚‘坐包機’過來。從清關到入庫再到分撥至全國各地,只需12小時。”鄭州機場國際西貨站,河南航空貨運發(fā)展有限公司國際業(yè)務部副經理許宏宴正忙著調度。2017年,這家西班牙最大的服裝公司選擇鄭州設立其旗下ZARA分撥中心,一年空運進出口超過1萬噸。
從貨運一線普通員工做起,短短5年間,許宏宴見證了鄭州機場從單一貨站、單一口岸到有7座貨站、6大口岸的突破。巴西的牛肉、挪威的三文魚、德國的寶馬車……貨物品類不斷豐富,貨物吞吐量從萬來噸增長到2017年的50萬噸。
2017年12月30日,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首次躋身全球機場前50強。這是鄭州以及河南深度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、走向開放的生動寫照。
以國際化機場貨運航線為依托,打造鄭州—盧森堡“空中絲路”;一周“八去八回”的中歐班列和聯(lián)通四面八方的米字形高鐵,交織成快捷暢通的“陸上絲路”;如火如荼的自貿區(qū)、跨境電商構建起買賣全球的“網上絲路”!叭凡⑴e”,國外產品從鄭州走進河南乃至全國百姓的家,中原大地的豐富物產得以實現(xiàn)全球暢銷。
龐大的交通網絡有著高效的運轉模式。記者了解到,鄭州努力創(chuàng)新空、鐵、公、海多式聯(lián)運,開啟“一單到底、貨通全球”的物流新模式。
元旦前夕,1.3萬株月季花苗,從河南南陽基地,走300公里高速路到達鄭州國際陸港,坐上第1000班中歐(鄭州)班列的恒溫冷鏈集裝箱,穿越冰冷刺骨的西伯利亞,經15天跨國之旅,于近日到達目的地波蘭。三四個月后,它們將裝點歐洲的春天。
“南陽月季以往通過海運至歐洲,全程45天左右。公鐵聯(lián)運運輸速度快,還實現(xiàn)了‘一票式’通關,可享受門到門服務!毕挛3時許,鄭州國際陸港,國外操作部經理張宏衛(wèi)向一批客商介紹多式聯(lián)運的優(yōu)勢。他說,通過與連云港、天津港、青島港等港口聯(lián)手,鄭州已開通到達日本、韓國等地海公鐵多式聯(lián)運國際物流通道,把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連接在一起。
1月底,鄭州機場將啟動三期工程,結合鄭州高鐵南站建設,實現(xiàn)航空貨物和高鐵運輸的無縫對接,建成全國首個“空鐵聯(lián)運”綜合性物流集散中心。
快捷便利的物流網絡背后,有互聯(lián)網、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“智力支持”。去年9月建成的鄭州機場多式聯(lián)運數據交易服務平臺,已初步實現(xiàn)鄭州至盧森堡、芝加哥兩條專線的在線訂艙、境內外卡車在線約車和物流信息全程追蹤等服務。
“買全球、賣全球,全球關口在鄭州”,以此為目標的河南人在完善通關服務、口岸功能等方面不斷突破。更加開放的鄭州帶來更加活躍的市場主體。截至去年底,河南自貿區(qū)內新增注冊企業(yè)23623家,超出既定目標136%。